中国的二十世纪末可谓风起云涌,大多数出版社也从事业单位运行模式蜕变为企业化经营,“市场”、“竞争”和“改革”成为出版社2000年的主题。而对于大多数科技出版社而言,国际市场的竞争似乎来得更为迫切一些:WTO、IT产业、版权贸易等,一切不由分说,纷至沓来,活着还是死去,关键就在改革。
出版社是养人的地方?这话要是在二十年前,可能大部分出版社都会同意,但今天却鲜有附和之声。当记者在电子工业出版社的《今日电子》杂志社看到编辑们热火朝天、彻夜加班的情形时,更加坚信了这一点。企业的效率源于激励机制。以往出版社都是单一的国有制,由于“所有者缺位”,在激励机制上存在着先天不足。正是如此,电子社将改革的矛头首先指向机制改革。一些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部门,如电脑图书、杂志等,率先从出版社中分离出来,吸收社外资金,鼓励员工参股,组建成股份制公司。在电子社,已建或筹建中的公司还有美迪亚、富益协同等共十家。由公司制作承担的图书占全社出版品种及销售码洋的一半以上。资本所有者结构的变化导致了职工和企业的关系变化,也牵动了最敏感的收入分配制度,“为自己干活”或许才是真正的动力所在。
由于出版社成立的下属公司不止一个,企业集团化的问题自然是应运而生。用电子工业出版社王志刚社长的话来说,企业集团化可以解决动力源的问题。传统的出版社就像火车,只有一个动力源,而企业集团更像是联合舰队,各有各的动力源,跑起来更加灵活迅捷。根据集团化的改革思路,电子社计划在1-2年内将所有编辑室转变为公司,方针是“条件成熟一个,组建一个”。这样,出版社的高层领导就能够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,专注于出版社的战略决策和资本运营。而二级管理的力度和权限得以加大,使经营决策更加贴近市场,经营方式也发生巨大的转变。
把出版社当作企业来经营,这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。但是出版社究竟该如何经营,并不是所有出版社都很清楚。像市场研究、选题策划、图书营销、渠道建设等,出版社在学习国外模式的同时,也在摸索着自己的道路。电子工业出版社在经营方式上的改革,也给记者颇多启示。
电脑图书市场竞争之激烈是不争的事实,据统计,全国566家出版社中有395家涉足电脑图书出版领域。电子社也不得不居安思危,按照王社长的说法,叫作“居危思进”,改进了原有的图书制作流程,将后端的发行环节与前端的选题策划、营销策划结合起来,对市场的反应更加敏锐。不仅如此,电子社还尝试了一些新的营销方式,像《新概念电脑教程系列》配合联想家用电脑捆绑销售,一下子售出17.5万套,约合2000多万元码洋,还将“新概念”这一品牌成功地打进了千家万户。而在全国数百家新华书店开展的“读者有奖调查”活动,则吸引了数万名读者的参与,并据此撰写出70多页的调查报告。尽管如此,电子社发行部的敖然主任依然微笑承认:活动的市场宣传意义大于调查结果。
除了激烈的市场竞争,出版社在出版形式上也是不断地推陈出新。同国外的许多媒体公司一样,电子社也在拓展专业杂志、电子出版物、网络出版的空间,构筑出“立体出版”的新体系,像《今日电子》、《自由软件》、《通信与网络》等。不仅如此,电子社还在积极开展多样化经营,这也是跟电子社的集团化思路密不可分的。像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统工程、电脑培训中心、物业管理、房地产开发,等等,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是出版社不可能做的。用王志刚社长的话来说:“只要是可以创利的资源,就一定要充分利用。”就连出版社的后勤服务部门,也变成了独立核算的物业管理公司,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创造了收益。真是典型的企业家思维。
多样化经营的后面,记者不仅要问,一个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呢?出版社凭借什么涉足众多领域?王社长的回答只有简单的两个字:人才。他说,出版社一切的改革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潜力,包括经营、管理、策划、编辑等各种能力。的确,出版社萌芽于工业经济时代,却将在知识经济中灿烂地绽放。在知识经济的今天,知识型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彰显,而人才的争夺也日益激烈。出版社怎样才能抓住人才,管理好人才资源呢?
记者刚到电子社时,适逢员工们在考试。实行全员聘任、竞聘上岗是电子社今年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,员工的收入与其岗位和业绩相关,并且是“社会公价”。大致说来,一个编辑的年薪可能在1万到10万元不等。为了人事制度改革顺利进行,电子社此前还制订了详细的岗位说明书,这一国际规范做法的目的是使人才管理更加科学合理。
另外,出版社在增加智力投资、鼓励员工学习充电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。这一切使记者不无感受到出版社的蓬勃生气。我不由得冒出这样一个念头:21世纪,出版业仍然是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!